為什麼要給幼犬關籠訓練?短時間的關籠不僅不會傷害毛孩的心理健康,還有助於培養牠們的獨立個性,減輕狗狗的分離焦慮。而且此舉也能夠幫助牠們學習規矩,預防長大的破壞行為。因此,我們推薦每一位家長都進行幼犬關籠訓練,但是該項訓練也有許多需要注意的事項,你可以閱讀本文了解詳情。
為什麼要給幼犬關籠訓練?幼犬關籠好處

適當的關籠訓練可以為幼犬帶來以下好處:
幼犬關籠好處1:學習規矩
對於幼犬來說,關籠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方式,能幫助它們理解大小便訓練和在家中的規範。幼犬在籠中活動空間有限,天性會促使它們保持休息區域的清潔,避免在自己生活的小空間內排便。這樣一來,寵物家長就能更容易引導它們養成固定地點排泄的習慣。而且,如果被限制在籠中,幼犬會逐漸意識到哪些行為是被允許的,哪些是不被允許的。
幼犬關籠好處2:減少焦慮
幼犬關籠訓練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焦慮情況。關籠可以為幼犬提供一個安全、熟悉的環境,讓它們感到平靜和安全。當家長需要短時間外出時,將幼犬安置在籠中,並適當安撫。一開始,幼犬可能會不適應,但經過多次訓練,它們會逐漸習慣。在這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裡,毛孩能更好地放鬆,減少分離焦慮。這也有利於幼犬心理健康發展,幫助它們成為更穩定、自信的寵物。
分離焦慮症狀:
- 關籠時嚎叫、吠叫、嗚咽
- 焦躁不安、踱步
- 破壞性行為,如咬家具或尿床
- 食慾不振、嘔吐或腹瀉
幼犬關籠好處3:促進睡眠
關籠可以限制幼犬的活動空間,幫助它們建立規律的睡眠模式。幼犬在自由活動時,容易被周圍的事物吸引,分散注意力,很難主動安靜下來休息。而籠子可以提供一個相對獨立的小天地,家長可以在籠內鋪上舒適的墊子,放上安撫玩具。每天在相似的時間把幼犬關入籠中,讓它逐漸意識到這個時間是該休息了。
幼犬關籠好處4:預防破壞行為
幼犬好奇心旺盛,精力充沛,在换牙期还会因牙龈不适而喜欢啃咬东西。当主人不在家时,若幼犬处于自由活动状态,家中的家具、电线、衣物等都可能成为它们的 “破坏目标”。而幼犬关笼就能有效防止这类情况发生。
為什麼幼犬會在籠子裡叫?

了解幼犬在籠子裡叫的原因,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常見的原因包括:
- 分離焦慮:幼犬離開母親和兄弟姊妹,會感到不安和孤單,導致吠叫。
- 無聊或缺乏刺激:幼犬在籠子裡沒有足夠的玩具或活動,會感到無聊,開始吠叫以引起注意力。
- 需求未滿足:幼犬需要出去上廁所、喝水或吃飯,如果這些需求未被滿足,會吠叫表達不滿。
- 恐懼或焦慮:籠子可能讓幼犬感到害怕或焦慮,導致吠叫。
幼犬關籠一直叫應對方法

幼犬關籠一直叫應對方法1:建立積極的籠子體驗
讓幼犬將籠子與正面經歷聯繫起來,例如餵食時間或提供特別的零食。逐步增加幼犬在籠子裡的時間,從短時間開始,逐漸延長。此外,在幼犬安靜的時候獎勵牠。
幼犬關籠一直叫應對方法2:滿足幼犬的需求
對於幼犬關籠訓練,家長千萬不能忽視在關籠前滿足幼犬的基本需求。上廁所方面,家長可以在日常引導幼犬養成定點排便的習慣,關籠前讓其先完成排泄,否則被限制在籠子裡,幼犬可能會因排泄不適而產生焦慮。喝水是幼犬生存必備,家長可挑選合適的容器裝水,放在籠中易於幼犬接觸的位置。
吃飯則要遵循科學的喂食計劃,定時定量,避免飢餓或過飽。只有在各種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毛孩才會在籠中安然度過,不僅能降低其不安情緒,也有利於家長訓練幼犬,使其成為更乖巧的寵物。
幼犬關籠一直叫應對方法3:使用合適的籠子
選擇合適尺寸的籠子,讓幼犬有足夠的空間活動和睡覺。籠子不宜過大,以免幼犬產生分離焦慮,但也不能太小,以免幼犬感到不舒服。
幼犬關籠一直叫應對方法4:合適的關籠時間
關籠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可能會導一系列問題:
- 身體健康問題:長時間關籠會導致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肥胖和消化問題。
- 心理健康問題:過度關籠會導致幼犬焦慮、抑鬱、破壞性行為和攻擊性。
- 社交問題:幼犬需要與其他狗和人互動才能適應社交環境。過度關籠會阻礙其社交技能的發展。
如果你明確具體的關籠時間,你可以參考下表:
年齡 | 持續時間 |
8-10 週 | 30-45 分鐘 |
11-14 週 | 45-60 分鐘 |
15-18 週 | 60-75 分鐘 |
幼犬關籠訓練常見問題
1.關籠多大年齡的幼犬合適?
幼犬 8-10 週大時開始關籠訓練最合適。週齡過小的幼犬接受關籠訓練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焦慮、抑鬱症狀,週齡更大的狗狗接受訓練或許會更耗時間。
2.如果我的幼犬在關籠時哭泣,我該怎麼辦?
試著安撫幼犬並檢查牠們是否有任何需要。如果幼犬持續哭泣,則關籠時間可能太長,應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