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鸚鵡好養嗎?雖然這類寵物鳥擁有非常多的優點,例如外觀美麗、體型小巧以及太平洋鸚鵡價格較低,但是牠們具有容易生病、情感需求高等缺點,這些都對飼主的照顧經驗提出了一定要求。如果你想要嘗試飼養牠們,不妨先了解我們整理的5大太平洋鸚鵡照顧要點、環境佈置、飲食規劃等內容,做好迎接寵物鳥的準備。
太平洋鸚鵡介紹

太平洋鸚鵡,又稱口袋鸚鵡,體型嬌小,成年鳥體長通常在 12.5 至 14 釐米左右,體重約 30 至 50 克。牠們外形可愛,羽毛多呈翠綠色,胸部和腹部的羽毛顏色稍淡,有些個體的翅膀邊緣會帶有藍色羽毛。
太平洋鸚鵡天性活潑,喜歡群居生活。在野外,常見牠們成群飛行、覓食。在人工飼養環境下,也很容易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對主人表現出一定的依賴性。
太平洋鸚鵡壽命
太平洋鸚鵡壽命一般在 10 至 20 年。太平洋鸚鵡壽命之所以浮動較大,是因為其受環境和飼養因素影響較大,比如健康的飲食、適宜的生活環境、定期的健康檢查等,都能幫助太平洋鸚鵡延長壽命。若飼養不當,例如長期餵食單一食物、生活環境髒亂,可能導致其生病,從而縮短壽命。
太平洋鸚鵡智商
太平洋鸚鵡智商較高,都相當於5歲的人類幼童,牠們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能學會一些簡單指令,如 “飛過來”“站好” 等。不過,雖然太平洋鸚鵡智商比較高,但是牠們集中注意力時間較短,訓練有一定的難度。而且牠們的說話能力也遠不及其他品種的鸚鵡。
太平洋鸚鵡冷知識
- 睡眠習慣:這類品種習慣在夜間睡覺,而且睡眠時常會將腦袋埋在翅膀下,以保持體溫和安全感。
- 喜愛啃咬:天性使然,太平洋鸚鵡非常喜歡啃咬東西。這是因為啃咬能幫助牠們磨喙,保持喙的健康。
- 愛洗澡:大多數太平洋鸚鵡都愛洗澡。提供一個淺水容器,牠們會主動鑽進去嬉戲,洗澡不僅能保持羽毛清潔,還有利於牠們的身心健康。
- 模仿能力:儘管這類寵物鳥不像大型鸚鵡那樣善於模仿人類說話,但在特定環境下,也能學會模仿一些簡單的聲音,如電話鈴聲、門鈴聲等。
- 感情豐富:牠們感情豐富,對主人有很強的依戀感。若主人長時間忽視牠們,可能會出現抑鬱、拔毛等不良行為。
太平洋鸚鵡缺點

- 叫聲吵鬧:叫聲尖銳且頻繁是非常突出的太平洋鸚鵡缺點。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牠們經常會通過叫聲來表達情緒,可能會打擾到鄰居和家人的休息。
- 容易生病:由於牠們體型小,免疫力相對較弱,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腸道疾病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影響牠們的健康。
- 破壞力強:牠們喜愛啃咬,會對周圍的物品造成一定破壞。如家中的家具、電線等,都可能成為牠們啃咬的目標。
- 需要陪伴:該品種屬於群居動物,需要主人花費大量時間陪伴。若長時間獨處,會感到孤單,甚至可能出現心理問題。
- 飼養成本:雖然該品種本身價格可能不高,但飼養牠們需要購買鳥籠、食具、玩具等用品,以及定期的食物和保健費用,累積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台灣太平洋鸚鵡價格
品種 | 價格範圍(新台幣) |
普通綠色太平洋鸚鵡 | 1500 – 3000 元 |
藍色太平洋鸚鵡 | 3000 – 5000 元 |
黃色太平洋鸚鵡 | 3500 – 6000 元 |
太平洋鸚鵡飼養:環境佈置
- 鳥籠:選擇大小適中的鳥籠,長度至少 30 釐米,寬度和高度 25 釐米以上,確保太平洋鸚鵡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材質以不鏽鋼或鐵絲為佳,便於清洗和消毒。
- 棲木:在鳥籠內放置 2 至 3 根不同直徑的棲木,直徑在 1 至 2 釐米左右,讓太平洋鸚鵡能夠磨爪和休息。棲木的材質可以是木頭或樹枝,但要避免使用有毒的木材。
- 玩具:太平洋鸚鵡需要玩具來打發時間和鍛煉身體。可以選擇一些安全的塑料玩具、繩索玩具等,定期更換玩具,保持牠們的新鮮感。
- 食具和水具:準備專用的食盒和水碗,食盒用於放置穀物和蔬果,水碗要保持清潔,每天更換新鮮的飲用水。
太平洋鸚鵡吃什麼:食譜
- 穀物類:穀物是太平洋鸚鵡的主要食物之一,如小米、稗子、黍子等。每天餵食量約為 5 至 10 克,可以將不同種類的穀物混合餵食,以保證營養均衡。
- 蔬果類:寵物鳥需要適量的蔬果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餵食蘋果、香蕉、橙子、青菜、胡蘿蔔等。每周餵食 2 至 3 次,每次餵食量約為 5 克左右。
- 蛋白質類:適當補充蛋白質對寵物鳥的健康有益。可以餵食少量的煮熟的雞蛋、豆類等。每周餵食 1 至 2 次,每次餵食量不宜超過 2 克。
- 保健砂:保健砂能幫助鳥類消化食物,促進腸道健康。可以在鳥籠中放置一個專用的保健砂盒,讓牠們自由啄食。
太平洋鸚鵡吃什麼:如何餵食?
事項 | 如何餵食太平洋鸚鵡 |
餵食頻率 | 每天早晚各餵食一次 |
食物比例 | 穀物類:約佔總食物量的 60%;蔬果類:佔 30%;蛋白質類及營養補充劑:佔 10% |
食量 | 成年太平洋鸚鵡每天的食量約為其體重的 10% 至 15%,例如一隻 40 克重的鸚鵡,每天食量大約 4 至 6 克。具體食量可根據鸚鵡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觀察其糞便和體重,若糞便異常或體重過輕、過重,都需調整食物量和比例 |
太平洋鸚鵡照顧要點

太平洋鸚鵡照顧要點1:健康檢查
太平洋鸚鵡較容易生病,因此定期帶牠們去看禽類獸醫至關重要。我們建議飼主至少每年安排一次全面體檢,包括體重測量、糞便檢查、血液檢查等,以便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獸醫可以根據檢查結果,給出合理的飼養建議和健康指導。
太平洋鸚鵡照顧要點2:適宜溫度
太平洋鸚鵡原產於南美洲的熱帶地區,對溫度有一定要求。理想的飼養溫度在 20℃至 28℃之間。冬天主人要注意為寵物鳥保暖,避免牠們受冷風吹襲;夏天則要做好降溫措施,防止中暑。日常生活中,主人可以使用加熱燈或空調來調節室內溫度。
太平洋鸚鵡照顧要點3:疫苗接種
目前針對太平洋鸚鵡的疫苗種類相對有限,但鸚鵡痘疫苗是可以考慮接種的。接種疫苗能有效預防一些嚴重疾病,提高太平洋鸚鵡的免疫力。接種前,需諮詢獸醫,了解接種的時間、劑量和注意事項。
太平洋鸚鵡照顧要點4:環境清潔和通風
保持飼養環境的清潔衛生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主人需要每天清理鳥籠內的糞便和剩餘食物,定期更換墊料,避免細菌滋生。同時我們每周至少對鳥籠進行一次全面消毒,可以使用專用的鳥籠消毒劑,按照說明稀釋後進行噴灑。此外,我們還要注意鳥籠的通風,空氣流通有助於預防細菌滋生。
太平洋鸚鵡照顧要點5:日常觀察
考慮到太平洋鸚鵡免疫力較弱,身為主人的我們平時要密切觀察牠們的精神狀態、飲食和糞便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如精神萎靡、食慾不振、糞便異常等,要及時送醫診治。此外,要注意預防一些常見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腸道寄生蟲等。
太平洋鸚鵡 FQA
1.太平洋鸚鵡會說話嗎?
太平洋鸚鵡有一定的說話能力,但相比大型鸚鵡,其說話能力較弱。部分太平洋鸚鵡在經過長期且耐心的訓練後,可能會學會一些簡單的詞語和短句,但並不是每隻都能做到。
2.如何訓練太平洋鸚鵡上手?
首先,要讓太平洋鸚鵡熟悉你的氣味和聲音。可以經常在鳥籠旁和牠們交流,用手餵食穀物。待其不再害怕後,將手指慢慢靠近,讓牠們站到手指上,逐漸延長停留時間。訓練過程要有耐心,不要強迫,以免讓鸚鵡產生恐懼。
3.太平洋鸚鵡可以和其他鳥類混養嗎?
我們不建議將太平洋鸚鵡與其他體型差異較大或性格兇猛的鳥類混養。太平洋鸚鵡體型較小,可能會受到其他鳥類的攻擊。若要混養,需選擇體型相近、性格溫和的鳥類,並且要密切觀察牠們的互動情況,如有不適,應立即分開飼養。
參考文獻
- (iparrot520), iPARROT (2019) 太平洋鸚哥(太平洋鸚鵡)介紹專欄-鸚鵡販售: 台中鸚鵡專賣店: 鸚鵡用品專賣店|痞客邦, 鸚鵡販售|台中鸚鵡專賣店|鸚鵡用品專賣店. Available at: https://iparrot520.pixnet.net/blog/post/296574308 (Accessed: 25 March 2025).
- Toa鸚鵡網 (no date) 太平洋鸚鵡. Available at: http://www.toaparrotzone.com/page/view/Pacific%20Parakeet (Accessed: 25 March 2025).
- [問題] 雙北哪裡有賣太平洋鸚鵡呢? (no date) Ptt 批踢踢實業坊. Available at: https://www.ptt.cc/bbs/Aves/M.1584178020.A.2DC.html (Accessed: 25 March 2025).